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又忍不住收了一個深層靜脈血栓的病人住院....

這個患者因為骨科手術後覺得小腿腫脹疼痛在傷口都拆完線後發生很不尋常
馬上跟自己的骨科醫師反映
骨科醫師馬上懷疑是個靜脈栓塞的病人立即轉診到我的門診來

病人的角只有輕度腫脹而且只有侷限在小腿部位
理學檢查發現有明顯的Homans' sign 跟 Pratt's sign
我仔細的問了一下病人小腿疼痛的時間
大約就是這四五天
還在血栓溶解治療的golden time裡面

雖然知道這種病人一旦住院施打昂貴的血栓溶解治療四五天
一定大虧錢
還是忍痛讓他住院治療

果然打了兩天的藥
病人就有明顯感覺小腿腫脹消失也不再有壓痛或者走路上樓梯劇烈小腿肚疼痛
我堅持要打足四天的血栓溶解劑才讓他出院
果然出院結帳馬上發現一共用了健保五萬多元
可是健保給付才給一兩萬元
醫院馬上現虧三萬

這讓我想起署長這些天猛力批判有些醫學中心的CMI值不足
以為醫學中心只醫治小病不醫大病
殊不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病例
就是疾病嚴重度又低醫院收治住院又會大大虧錢的可憐患者
我實在找不出讓我勇敢收治這類患者的理由
那麼勉強收住院了
錢也已經虧了
還要被署長罵  這類病人的疾病嚴重度不夠


還是健保局這個時候說得才算人話

(I)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下午在記者會表示,CMI值通常被用於衡量不同醫院間平均每個住院個案資源耗用情形,對能不能直接反映醫院收治疾病的嚴重程度,學界認為一定相關,但不盡然劃上等號。
她舉例說明,例如台大醫院的CMI值為1.3886,代表台大醫院收治病患的醫療資源耗用,比全國病患的醫療資源耗用平均數高出38.86%。而馬偕醫院CMI值為1.0278,代表接近全國平均數。但不能說馬偕收治的全為輕症病患,應該說是有輕症有重症,平均起來的數字。
此外,蔡淑鈴以小兒科為例,小朋友本來就是醫療資源耗用較少的個案,因此,計算出來CMI值確實會比較低。990610
(II)
以病例組合指標、CMI值評價醫學中心,有醫院反應並不公平。健保局解釋,CMI值是反應「醫院平均住院個案」的資源耗用情形,間接用來衡量病患疾病的嚴重度,像是以小兒科為主的醫院,由於小朋友耗用資源相對比較少,的確可能出現CMI值較低的情況。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指出,這項數據目前做為參考用途、並非衡量指標,如果要以CMI值做為評鑑參考,只可能是綜合指標之一、而非唯一。蔡淑鈴說:
  「目前健保局並沒有把CMI這個數據,是做為參考的多,並沒有衡量甚麼東西,間接反映醫院收治病人的嚴重度,所以未來如何運用CMI在更多用途上,例如署長提到用在評鑑上的參考,我想都是綜合指標之一,只可以是各項指標之一,可能不是唯一指標。」

附上署長的新話題:
為瞭解全國十九家醫學中心常年一床難求原因,健保局最新完成五百家醫院病歷組合指標(CMI),即以全國平均指標為「一」,各院數值愈高代表收治急重症患者比例愈高,反之則愈低。
楊志良表示,收治急重症病患是醫學中心的職責,如果「醫學中心的CMI沒超過一.二,都不及格」。結果,台大醫院CMI一.三八八六,他認為還有改進空間,而那些只比全國平均值高出一點點的醫學中心就別提了。
健保局透露,九十七年全國各醫院CMI值大於一.三者,可獲健保今年起實施的論病計酬(DRGs)加成給付三%,是表現相對「稱職」的醫學中心,包括台大、台中榮總、成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四家。
在楊志良看來應「留校查看」,CMI值等於、甚至小於一.一,以致完全喪失健保加成給付資格的醫學中心包括台北馬偕、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國泰醫院四家。楊志良說,醫學中心CMI值偏低,醫院、患者及健保給付制度都有責任。醫院的部分,由於健保疾病分類逾一千項,目前只有一五五項納入DRGs,以致多數疾病還是「論量計酬」,有些醫學中心才會取巧拚命收治小病,「反正只要有錢可賺嘛」


我們署長是搞沒清楚
疾病度低的很多可不見得賺錢唷
亂引用數據還需要健保局的人出來搓圓仔
真是X話拿來亂亂講!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醫師的診斷陷阱之一: 深層靜脈栓塞

最近在內科看了連續三個深層靜脈栓塞的會診
都是輾轉會診好不容易才診斷為深層靜脈栓塞

深層靜脈栓塞這個毛病
就是下肢的深層靜脈因為許多不明原因造成栓塞
他可以莫名其妙自己塞住
他可以外傷後或者開個大刀尤其是脊椎手術骨盆腔或者鼠蹊部骨科婦科手術
他可以因為惡性腫瘤
他可以因為避孕藥調經藥等藥物造成
他也可以是靜脈曲張的併發症

偶而也有見過搖泡沫紅茶小姐產生上肢的深層靜脈栓塞
或者是做過化療用或者洗腎用或者中央靜脈導管注射管路造成的深層靜脈栓塞

深層靜脈栓塞急性發作就是患肢嚴重發紅發熱腫痛難耐
所以病人一定會去找一般外科骨科感染科風濕免疫科或者急診科求診
最常見會將這個毛病誤以為是蜂窩組織炎, 壞死性筋膜炎, 不然就是敗血性關節炎或者肌肉內血腫
反過來說  有時候蜂窩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或者肌肉內血腫會被當作是深層靜脈栓塞

所以這個毛病簡直是醫師又愛又怕
常常讓醫師出糗
連最有經驗的醫師都有可能診斷錯誤

目前深層靜脈栓塞的治療
我們醫院以血栓溶解劑治療急性深層靜脈栓塞發作兩個禮拜內的達到很高比率的迅速緩解
只有兩個是因為後來發現是骨盆腔惡性腫瘤注射無效
還有一些是因為根本已經超過兩個禮拜甚至一個月才來醫院注射也不太有效

自從按病例計酬以來
我已經不再收治這類病患
讓病人在內科治療
避開我們科幾乎所有住院手術都已經納入病例計酬必定虧損的窘境
只是內科醫師很怕給血栓溶解劑
往往用抗凝血劑來代替
看著病人腫脹的腳打點滴打了超過五天一個禮拜還沒有一點效果
有些感觸啦...